成语 |
解释 |
挑三拣四 |
形容过分地挑剔。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。 |
聋者之歌 |
聋者学人唱歌,却听不到歌声,无以自乐。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,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。 |
旦夕之间 |
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间,形容在很短时间内。 |
裾马襟牛 |
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
穷途潦倒 |
潦倒:失意。形容无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参看“穷愁潦倒”。 |
紫陌红尘 |
紫陌:京城的道路;红尘:尘埃。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,尘土飞扬。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。 |
高步阔视 |
同“高视阔步”。 |
东扶西倒 |
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 |
离弦走板 |
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燕雀安知鸿鹄志 |
鸿鹄:天鹅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。 |
吉光片羽 |
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
匡谬正俗 |
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众建贤才 |
建:建树;贤才:优秀的人才。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。 |
风虎云龙 |
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扪心自问 |
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度德量力 |
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受益匪浅 |
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
稳如泰山 |
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 |
人面狗心 |
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足衣足食 |
衣食丰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时运亨通 |
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 |
细水长流 |
细:微小。比喻节约使用财物;使经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
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天作之合 |
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。形容婚姻美满称心。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。 |
移日卜夜 |
指昼夜相继。 |
人尽其才 |
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。尽:全部用出。 |
是非曲直 |
曲:无理;直:有理。指对事物的评断。 |
辞喻横生 |
横生:横逸而出。言辞生动,横逸而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