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辟近里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
出处宋 程颢《师训》:“学只要鞭辟近里,著己而已,故‘切问而近思’,则‘仁在其中矣’。”
例子鞭辟近里一言,实吾人顶门针、对症药。(清 李颙《答顾宁人书》)
基础信息
拼音biān bì jìn lǐ
注音ㄅ一ㄢ ㄅ一ˋ ㄐ一ㄣˋ ㄌ一ˇ
繁体鞭辟近裏
感情鞭辟近里是中性词。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补语;形容分析透彻。
近义词鞭辟入里、切中要害
英语cut to the quick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不登大雅之堂(意思解释)
- 落叶归根(意思解释)
- 体恤入微(意思解释)
- 引鬼上门(意思解释)
- 如履薄冰(意思解释)
- 挥霍无度(意思解释)
- 哀而不伤(意思解释)
- 杜绝言路(意思解释)
- 惜指失掌(意思解释)
- 夫唱妇随(意思解释)
- 到此为止(意思解释)
- 花言巧语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释)
- 平地一声雷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顾景惭形(意思解释)
- 不合时宜(意思解释)
- 圆凿方枘(意思解释)
- 踉踉跄跄(意思解释)
- 烟消云散(意思解释)
- 独占鳌头(意思解释)
- 黑眉乌嘴(意思解释)
- 体规画圆(意思解释)
- 乌鸦嘴(意思解释)
- 十年寒窗(意思解释)
- 前车之鉴(意思解释)
- 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(意思解释)
- 夏雨雨人(意思解释)
- 谋臣猛将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徘徊观望 | 徘徊:来回地行走。形容应该决断时犹豫的样子。 |
吉星高照 | 吉星:指福、禄、寿三星;古人以为吉祥之星。吉祥之星高高照临。借指能带来吉祥的人或事物。 |
歇斯底里 | 情绪异常激动,举止失常。 |
心灰意冷 |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销声匿迹 | 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 |
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气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。 |
不分青红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 |
来踪去迹 | 踪、迹:脚印。来去的踪迹;指人、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叫化子 | 乞丐。 |
连编累牍 |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 |
遁入空门 | 遁:逃遁;空门:指佛教,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开尘世而入佛门。 |
经纬天下 | 经,纬:治理。指治理国家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
败俗伤风 |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。 |
春冰虎尾 |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 |
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运筹帷幄 | 运筹:筹划;策划。帷幄:军中营帐。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汲汲顾影 | 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
显亲扬名 | 显:使显赫;扬:传扬。使父母宗族显耀;张扬自己的声誉。指中举、立功、做官的荣耀。 |
败德辱行 | 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
细水长流 | 细:微小。比喻节约使用财物;使经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。 |
丰功伟绩 | 丰:多;伟:大;显赫。伟大的功勋和成就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魂飞天外 |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。形容惊恐到极点。 |
穷愁潦倒 | 穷愁:穷困愁伤。潦倒:颓丧,失意。形容贫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样子。亦作“羁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穷愁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