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命承教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奉:敬受;承教:接受教诲。指奉行命令,接受教诲。
出处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臣自以为奉命承教,可以幸无罪矣,故受命而不辞。”
例子孙中山《伦敦被难记》:“其中有不合于奉命承教,一味服从之意者,则任意删节,或曲为解说,以养成其盲从之性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fèng mìng chéng jiào
注音ㄈㄥˋ ㄇ一ㄥˋ ㄔㄥˊ ㄐ一ㄠˋ
感情奉命承教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口语。
近义词奉令承教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博通经籍(意思解释)
- 一路风尘(意思解释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释)
- 四书五经(意思解释)
- 暮史朝经(意思解释)
- 流离转徙(意思解释)
-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(意思解释)
- 色中饿鬼(意思解释)
- 节哀顺变(意思解释)
- 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释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释)
- 雨散风流(意思解释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释)
- 国泰民安(意思解释)
- 钻木取火(意思解释)
- 平心而论(意思解释)
-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(意思解释)
- 家无儋石(意思解释)
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战战业业(意思解释)
- 稳如泰山(意思解释)
- 取之不尽(意思解释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释)
- 鸡口牛后(意思解释)
- 举足轻重(意思解释)
- 转弯磨角(意思解释)
- 驰魂宕魄(意思解释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释)
- 惹是生非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骨肉分离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 |
没颠没倒 |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。 |
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 | 饱:吃足;终日:整天。整天吃得饱饱的,什么事也不干。 |
戒骄戒躁 | 戒:警惕;防备;躁:性急;警惕骄傲;防备急躁。 |
气充志骄 | 谓心满意得,骄傲自大。 |
劳民伤财 | 劳民:使人民劳累;伤:耗费。既让人民劳累受苦;又耗费了资财。指滥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费。 |
无时无刻 | 时、刻:时间;时候。没有一时一刻。 |
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 |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,祸事却会接踵而至。 |
推三阻四 | 找各种借口推托、阻挠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现。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。形容出没无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。 |
万无一失 |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。万:形容很多;失:差错。 |
路无拾遗 |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|
百无一是 | 是:对的;正确的。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。 |
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。 |
漫不经心 | 漫:随便;不受约束;经心:在意;留心。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;随随便便;不在乎。 |
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孝子贤孙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饥不择食 |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北斗之尊 |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贵。 |
避俗趋新 |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 |
张徨失措 | 见“张皇失措”。 |
骂骂咧咧 |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|
拆东墙补西墙 | 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 |
满天飞 | 形容到处都是。亦作“满空飞”。 |
进退维谷 | 维:语气助词。谷:比喻困难处境。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