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高行厚的成语故事


才高行厚

拼音cái gāo xíng hòu

基本解释厚:不可轻薄,端谨。指才能高,品德端谨。

出处汉 王充《论衡 命禄》:“或时才高行厚,命恶,废而不进;知寡德薄,命善,兴而超迈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才高行厚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才高行厚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实至名归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5回:“敦伦修行,终受当事之知;实至名归,反作终身之玷。”
轮扁斫轮 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桓公读书于堂上,轮扁斫轮于堂下。”
冰解的破 清 曾国藩《<经史百家简编>序》:“惟校雠之学,我朝独为卓绝,干嘉间巨儒辈出,讲求音声故训,校勘疑误,冰解的破,度越前世矣。”
忧喜交集
穷途潦倒 傅抱石《<郑板桥集>前言》:“他的一生,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,穷途潦倒的一生。”
一塌糊涂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:“与其顾惜场面,硬充好汉,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,还不如一老一实,揭破真情,自寻生路。”
天涯海角 唐 吕岩《绝句》:“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见人。”
香销玉沉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玉盆记》:“他怨悠悠香销玉沉,乱纷纷碎滴珠囊逬,我难主凭萧萧两鬓星。”
三长两短 明 罗贯中《三遂平妖传》:“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,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。”
倒悬之危 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