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低声下气 |
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。 |
食不充口 |
见“食不餬口”。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
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 |
箪瓢屡空 |
箪:盛饭竹器;瓢:舀水器。吃的喝的匮乏。形容生活非常贫困。 |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|
施:加,给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给别人。 |
形神不全 |
形:形体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打肿脸充胖子 |
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遁世离俗 |
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。 |
玩世不恭 |
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。玩世:用消极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;不恭:不严肃。 |
杀鸡取卵 |
杀了鸡取出鸡蛋。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;而损害长远的利益。 |
不三不四 |
不像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样子;不伦不类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。 |
野没遗贤 |
见“野无遗贤”。 |
溢于言表 |
超出言语以外。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。 |
喔咿儒睨 |
儒睨:强笑的样子。形容老着脸皮,强作欢颜。 |
信以为真 |
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尘外孤标 |
尘外:世外;孤标:孤立的标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。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
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一鼓作气 |
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羊质虎皮 |
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兵戎相见 |
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 |
闲情逸趣 |
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心上心下 |
形容心神不安。 |
聪明才智 |
聪明:耳聪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材雄德茂 |
指才德杰出。 |
清风劲节 |
喻人品纯洁,节操坚贞。 |
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 |
用公道来回报怨恨,用恩德来回报恩德。 |
爱毛反裘 |
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坐怀不乱 |
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