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不正,言不顺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。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。”
例子十之八九皆守之以僧,名不正,言不顺,莫此为甚。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第二卷
基础信息
拼音míng bù zhèng,yán bù shùn
注音ㄇ一ㄥˊ ㄅㄨˋ ㄓㄥˋ,一ㄢˊ ㄅㄨˋ ㄕㄨㄣˋ
繁体名不正,言不順
感情名不正,言不顺是贬义词。
用法复句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反义词名正言顺
英语There will be no right title and words will not be proper.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旁若无人(意思解释)
- 响答影随(意思解释)
- 无妄之灾(意思解释)
- 望风扑影(意思解释)
- 臭名远扬(意思解释)
- 寸步不离(意思解释)
- 笃近举远(意思解释)
- 白日见鬼(意思解释)
- 促膝谈心(意思解释)
- 囊萤照雪(意思解释)
- 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团团转(意思解释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黄耳传书(意思解释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释)
- 流里流气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释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释)
- 千真万确(意思解释)
- 半新不旧(意思解释)
- 单刀直入(意思解释)
- 魂飞天外(意思解释)
- 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(意思解释)
- 纵横四海(意思解释)
- 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(意思解释)
- 声驰千里(意思解释)
- 经国之才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青出于蓝 | 青:靛春;蓝:蓼蓝;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。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;但颜色比蓼蓝更深。比喻学生胜过老师。 |
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高 | 让:推辞,拒绝。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 |
强中自有强中手 | 比喻技艺无止境,不能自满自大。同“强中更有强中手”。 |
眼空一世 |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。 |
从俗浮沉 |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|
学以致用 |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。致:使达到;用:实际应用。 |
过了这个村,没这个店 | 比喻机会难得,机不可失。 |
一时一刻 |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。 |
德容言功 | 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野没遗贤 | 见“野无遗贤”。 |
目不忍见 |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|
千丝万缕 |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 |
作贼心虚 | 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铁树开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。铁树:也叫苏钱;常绿乔木;好多年才开一次花。 |
吴下阿蒙 | 吴下:现江苏长江以南;阿蒙:指吕蒙。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。比喻人学识尚浅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;内容充实。 |
经史百子 |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 |
胡子拉碴 |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。 |
结缨伏剑 |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
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
白云苍狗 | 苍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;像黑狗一样。比喻世事变幻无常。 |
快人快语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说爽快话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踵武前贤 | 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爱毛反裘 | 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时运亨通 | 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 |
洗耳恭听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。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。指专心地听。 |
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