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天王老子 |
比喻至尊至贵、最有权威的人。 |
人才济济 |
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。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济济:众多样子。 |
穷乡僻壤 |
指荒远偏僻的地方。 |
旁征博引 |
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、例证。 |
苦口之药 |
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 |
自命不凡 |
自称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祸国误民 |
祸:祸害;误:误导,耽误。指危害国家,误导人民。 |
恶醉强酒 |
强:硬要。怕醉却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著手成春 |
著手:动手接触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后比喻医术高明。 |
遗世绝俗 |
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 |
将功折罪 |
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闲情逸致 |
逸:安闲;致:兴致。指毫无事物所累;轻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。 |
度德量力 |
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聪明才智 |
聪明:耳聪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天网恢恢 |
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
不可告人 |
不能告诉别人。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
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 |
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,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,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。 |
识时务者为俊杰 |
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,是聪明能干的人。认清时代潮流势,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。 |
烟消云散 |
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。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。也作“云消雾散”。 |
广开言路 |
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。 |
一枕黄粱 |
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;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;落得一场空。 |
三月不知肉味 |
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。 |
黄卷幼妇 |
“绝妙”二字的隐语。 |
红尘客梦 |
红尘:佛家指人世间。比喻尘世虚幻。 |
恶作剧 |
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。 |
十里洋场 |
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,洋货充斥,或称十里洋场;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。多含贬义。②泛指繁荣的市场。 |
笑里藏刀 |
形容对人外表和气;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。藏:隐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