染指于鼎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鼎: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,多为圆形,三足两耳。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。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。
出处《左传 宣公四年》:“及食大夫鼋,召子公而弗与也。子公怒,染指于鼎,尝之而出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rǎn zhǐ yú dǐng
注音ㄖㄢˇ ㄓˇ ㄩˊ ㄉ一ㄥˇ
繁体染指於鼎
感情染指于鼎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英语take a share of something one is not entitled to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旁敲侧击(意思解释)
- 痛定思痛(意思解释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释)
- 穷途潦倒(意思解释)
- 诛求无度(意思解释)
- 德容言功(意思解释)
- 男女授受不亲(意思解释)
- 经纬天下(意思解释)
- 万马奔腾(意思解释)
- 纷乱如麻(意思解释)
- 珍楼宝屋(意思解释)
- 将夺固与(意思解释)
- 春去冬来(意思解释)
- 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(意思解释)
- 扪心自问(意思解释)
- 如痴如醉(意思解释)
- 地丑德齐(意思解释)
- 取之不尽(意思解释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释)
- 故态复萌(意思解释)
- 魂飞天外(意思解释)
- 止戈兴仁(意思解释)
- 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(意思解释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释)
- 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(意思解释)
- 挂冠归去(意思解释)
- 滥用职权(意思解释)
- 好来好去(意思解释)
- 脑瓜不灵(意思解释)
- 红颜薄命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易子而教 | 易:交换。交换孩子进行教育。 |
顾后瞻前 | 同“瞻前顾后”。 |
意气风发 | 意气:意志和气概;风发:形容俊伟豪迈。形容气概豪迈;精神振奋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远大。 |
仰屋著书 | 仰:脸向上;著:写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没里没外 | 里外不分,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异途同归 | 途:道路;归:归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归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径;得到相同的效果;达到相同的目的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恶更为严重。 |
饭囊酒瓮 |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恶醉强酒 | 强:硬要。怕醉却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意兴索然 | 索然:全无,空尽。兴致全无。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。亦作“兴致索然”。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 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
切树倒根 | 比喻彻底。 |
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同“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”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前赴后继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冲上去了;后面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断投入战斗;奋勇冲杀向前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终于。只要有决心,有毅力,事情终究会成功。 |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|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 |
临危授命 |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|
母夜叉 | 比喻凶悍的妇女。 |
变态百出 |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。 |
抗尘走俗 | 形容为了名利,到处奔走钻营。 |
恩重如山 |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;形容恩义极为深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