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椽为柱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捆扎椽子当柱子用。比喻小材大用。
出处明·刘基《吊祖豫州赋》:“委弃九鼎兮,烹饪瓦釜。截梁为牫兮,束椽为柱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ù chuán wéi zhù
注音ㄕㄨˋ ㄔㄨㄢˊ ㄨㄟˊ ㄓㄨˋ
繁体束椽為柱
感情束椽为柱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万众一心(意思解释)
- 五花大绑(意思解释)
- 颐指气使(意思解释)
- 付之一炬(意思解释)
- 香草美人(意思解释)
- 户限为穿(意思解释)
- 兢兢战战(意思解释)
- 进道若退(意思解释)
- 见危致命(意思解释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释)
- 满招损,谦受益(意思解释)
- 将寡兵微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奇货可居(意思解释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释)
-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(意思解释)
- 有求必应(意思解释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- 天网恢恢(意思解释)
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- 爱毛反裘(意思解释)
- 引领翘首(意思解释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释)
- 鹬蚌相争(意思解释)
- 繁荣富强(意思解释)
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- 反戈一击(意思解释)
- 挥戈反日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卵与石斗 | 鸡蛋碰石头。比喻自不量力,一定失败。 |
隔靴搔痒 | 隔着靴子挠痒痒。原为禅宗用语;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;未能悟境触机。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;不中肯;不贴切;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;不解决问题。 |
说一不二 | 指说话算数;说了就不更改。 |
主忧臣劳 | 忧:忧患。君主有了忧患,臣下就要为他效力。 |
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作乱犯上 |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 |
偶一为之 | 偶:偶尔;偶然;为:做;干;之:代词;代某件事。偶尔做一回。 |
目不斜视 | 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 |
国无宁日 | 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风虎云龙 |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错落有致 | 致:别致;有情趣;错落:参差交错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;但却极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纵横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 |
离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见 |
鲜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。形容鲜血流淌不止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子继父业 |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 |
胆大心小 | 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一览无余 |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移日卜夜 | 指昼夜相继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图。像火一样红;像茅草花一样白。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。 |
半新不旧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旧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神不知鬼不觉 | 指形迹隐秘,不为人知。 |
迷迷糊糊 |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,使浑浊不清。 |
遥遥无期 | 遥遥:很远。指日期遥远得很。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