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虫语冰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人的见识短浅。
出处先秦 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”
例子清 王韬《六合将混为一》:“别有一天,夏虫语冰,莫知其候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xià chóng yǔ bīng
注音ㄒ一ㄚˋ ㄔㄨㄥˊ ㄩˇ ㄅ一ㄥ
繁体夏蟲語冰
感情夏虫语冰是贬义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近义词夏虫疑冰
英语A summer insect discusses ice.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天经地义(意思解释)
- 惨不忍睹(意思解释)
- 离经辨志(意思解释)
- 难以置信(意思解释)
- 陈言务去(意思解释)
- 无时无刻(意思解释)
- 兵无常势(意思解释)
- 贫贱不能移(意思解释)
- 扬威耀武(意思解释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释)
- 鬼头鬼脑(意思解释)
- 孝子贤孙(意思解释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释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释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释)
- 刻不容缓(意思解释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释)
- 立竿见影(意思解释)
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- 卑鄙龌龊(意思解释)
-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(意思解释)
- 汲汲顾影(意思解释)
- 一刹那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似曾相识(意思解释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释)
- 凤友鸾交(意思解释)
- 翼翼飞鸾(意思解释)
- 为所欲为(意思解释)
- 井中视星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倒栽葱 | 指栽跟斗时头先着地,即栽得很重。比喻一次惨重的失败。 |
身无分文 | 形容非常贫穷。 |
眼空一世 |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。 |
节用裕民 | 节约用度,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。 |
一夕一朝 | 同“一朝一夕”。 |
诛求无度 | 敛取、需索财贿没有限度。 |
进本退末 | 本:根本;末:枝节。指重视根本、主要的东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陈言务去 |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。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。 |
如法炮制 |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。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。 |
故步不离 | 故步:旧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,不求上进。 |
头面人物 |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 |
龙腾虎跃 | 腾、跃:跳起;跳跃。像龙那样飞腾;像虎那样跳跃。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。也作“龙跳虎跃。” |
供不应求 |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。供:供应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 |
饭囊酒瓮 |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冲锋陷阵 | 陷阵:攻破;深入敌阵。冲向敌人的防线;攻破敌人的阵地。形容作战英勇。 |
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 | 谚语。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 |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不可磨灭 | 磨灭:指痕迹、印象、功绩、事实、道理等;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。形容永远不会消失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 |
有求必应 | 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 |
信口开河 | 随口乱说一气。指说话没有根据;不可靠。信口:随口;开河:指说话时嘴唇张合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轻重缓急 |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
不在话下 |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
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同“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