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玉抵乌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以玉抵鹊”。
出处北齐·刘昼《新论·辩施》:“昆山之下,以玉抵乌;彭蠡之滨,以鱼食犬,而人不爱者,非性轻财,所丰故也。”
例子北齐·刘昼《新论·辩施》:“昆山之下,以玉抵乌;彭蠡之滨,以鱼食犬,而人不爱者,非性轻财,所丰故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ǐ yù dǐ wū
注音一ˇ ㄩˋ ㄉ一ˇ ㄨ
繁体以玉抵烏
感情以玉抵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近义词以玉抵鹊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经邦论道(意思解释)
- 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(意思解释)
- 恶衣恶食(意思解释)
- 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(意思解释)
- 肝胆过人(意思解释)
- 汗牛充栋(意思解释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释)
- 顾影弄姿(意思解释)
- 语重心长(意思解释)
- 风和日丽(意思解释)
- 拔苗助长(意思解释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释)
- 抱恨黄泉(意思解释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释)
- 死对头(意思解释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释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释)
- 笑貌声音(意思解释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释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释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释)
- 离本趣末(意思解释)
- 天相吉人(意思解释)
- 天下为一(意思解释)
- 变态百出(意思解释)
- 落荒而逃(意思解释)
- 弊多利少(意思解释)
- 政通人和(意思解释)
- 泣不成声(意思解释)
- 皮松肉紧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阿世取容 | 阿世:曲意迎合世俗;取容:博得别人的欢心。迎合世俗,取悦于人。 |
紫陌红尘 | 紫陌:京城的道路;红尘:尘埃。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,尘土飞扬。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。 |
进本退末 | 本:根本;末:枝节。指重视根本、主要的东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德容言功 | 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言而无信 |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皮开肉绽 | 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。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。 |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 |
算尽锱铢 |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绪激昂地唱歌,以抒发悲壮的胸怀。 |
困而不学 |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 |
绊脚石 |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。 |
作壁上观 | 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
凤协鸾和 |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 |
立地书橱 |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 |
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稳如泰山 | 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 |
图穷匕见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。穷:尽;匕:匕首;短剑。 |
众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为大家所敬仰。 |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
改恶向善 |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
饿殍遍野 | 殍:人饿死后的尸体。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。 |
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 |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
发人深思 | 深:无限,没有穷尽。启发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寻味。 |
大起大落 | 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变化大。 |
落荒而逃 | 离开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。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