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离经辨志 |
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 |
习非成是 |
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。 |
色飞眉舞 |
色:脸色,表情。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。 |
信及豚鱼 |
及:达到;豚:小猪。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。比喻信用非常好。 |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|
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 |
结党营私 |
营:谋求。互相组成小集团;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。也作“植党营私。” |
进本退末 |
本:根本;末:枝节。指重视根本、主要的东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八荒之外 |
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极其旷远。 |
绳锯木断 |
拉绳作锯;也能锯断木头。比喻力量虽小;条件虽差;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。 |
坏法乱纪 |
破坏法制和纪律。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
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安步当车 |
安:安详从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当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权当是乘车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。 |
作乱犯上 |
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 |
海底捞月 |
也作“水中捞月”、“海中捞月”。捞:捞取。从海中捞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费力气;根本达不到目的。 |
生死有命 |
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。指事势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谠言直声 |
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 |
尘外孤标 |
尘外:世外;孤标:孤立的标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。 |
妻儿老少 |
见“妻儿老小”。 |
欺善怕恶 |
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 |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
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羊质虎皮 |
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度德量力 |
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立竿见影 |
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取之不尽 |
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 |
苦口婆心 |
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过门不入 |
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 |
当头棒喝 |
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洗耳恭听 |
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。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。指专心地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