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德要道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至:极,最。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。
出处《孝经·开宗明义》:“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顺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无怨。”
例子章炳麟《检论·商鞅》:“昔者,蜀相行鞅术,至德要道弗踣焉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ì dé yào dào
注音ㄓˋ ㄉㄜˊ 一ㄠˋ ㄉㄠˋ
繁体至惪要道
感情至德要道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好说歹说(意思解释)
- 有胆有识(意思解释)
- 白费心机(意思解释)
- 举世混浊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走马观花(意思解释)
- 存而不议(意思解释)
- 外圆内方(意思解释)
- 河鱼腹疾(意思解释)
- 故步不离(意思解释)
- 兵无常势(意思解释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释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释)
- 空口无凭(意思解释)
- 兢兢战战(意思解释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释)
- 罄竹难书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粗制滥造(意思解释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释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释)
- 钻木取火(意思解释)
-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(意思解释)
- 定国安邦(意思解释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释)
- 家无儋石(意思解释)
- 风情月意(意思解释)
- 安闲自得(意思解释)
- 聪明才智(意思解释)
- 取之不尽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干城之将 | 干城:盾牌和城墙,比喻捍卫者。指保卫国家的大将。 |
节用裕民 | 节约用度,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。 |
不二法门 | 不二:唯一的;法门:修行的门径。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。 |
死要面子 |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。 |
空穴来风 | 穴:洞、孔;来:招致。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。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;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。 |
名重一时 |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,受到广泛重视。亦作“名震一时”、“名得当时”、“名噪一时”、“名倾一时”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、蒙骗人。 |
促膝谈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盖挨近膝盖。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;亲密地交谈心里话。 |
因噎废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废:停止;食:吃。因吃东西卡过喉咙;从此就停止吃东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路无拾遗 | 见“路不拾遗”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水中捞月 | 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费力气。 |
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断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室迩人遥 | 见“室迩人远”。 |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 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流里流气 |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颠倒。 |
散言碎语 | 犹言闲言碎语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踵武前贤 | 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从天而降 | 天上掉下来的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无影无踪 |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显亲扬名 | 显:使显赫;扬:传扬。使父母宗族显耀;张扬自己的声誉。指中举、立功、做官的荣耀。 |
心小志大 |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