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zhàng yì zhí yán
注音ㄓㄤˋ 一ˋ ㄓˊ 一ㄢˊ
成语解释
仗义执言
繁体仗義執言
⒈ 凭据义理,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。
英speak out from a sense of justice;
⒈ 伸张正义,激昂陈词。
引《京本通俗小说·冯玉梅团圆》:“此人姓 范 名 汝为,仗义执言,救民水火。”
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又论“第三种人”》:“法国 的文艺家,这样的仗义执言的举动是常有的。”
⒈ 主持正义,说话正直公道。
引《京本通俗小说·冯玉梅团圆》:「此人姓范名汝为,仗义执言,救民水火。」
《东周列国志·第一四回》:「若以文、武、宣、平之灵,仗义执言,四国悔罪,王室之福。」
1.沈伯伯,谢谢,我会坚持下去的,早朝间大兴文字狱的时候,尚有追求正义之士仗义执言,何况现在这么好的政治环境呢,您放心吧。
2.小文的爸爸是县上的*记,为人正直,敢于仗义执言。
3.你也是堂堂七尺之躯,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、仗义执言呢?
4.张师傅为人公道,能仗义执言,敢打抱不平。
5.时机到仗义执言,观音出名驼授首。
6.公开场合如此,私下也是这样,连个以笔为枪,向省局仗义执言、反映问题、道明实情的人都没有。
7.他性情耿直,总爱仗义执言。
8.跋山涉水,抢先播报;枪林弹雨,身处一线;仗义执言,不畏强权;舍生忘死,伸张正义;背井离乡,于民同心;记者节到了,愿你的每一天都幸福快乐。
9.但是他读了不到一年,也就是十一个月,就因为仗义执言,遭到了勒令退学这样一个处分,失去了学业。
10.李贺很为韩愈在文中的仗义执言动容,但也不由叹道:“韩公之耿直,文中可见一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