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帝庙
[宋代]:苏轼
朔风催入峡,惨惨去何之。
共指苍山路,来朝白帝祠。
荒城秋草满,古树野藤垂。
浩荡荆江远,凄凉蜀客悲。
迟回问风俗,涕泗悯兴衰。
故国依然在,遗民岂复知。
一方称警跸,万乘拥旌旗。
远略初吞汉,雄心岂在夔。
崎岖来野庙,闵默愧常时。
破甑蒸山麦,长歌唱竹枝。
荆邯真壮士,吴柱本经师。
失计虽无及,图王固已奇。
犹余帝王号,皎皎在门楣。
朔風催入峽,慘慘去何之。
共指蒼山路,來朝白帝祠。
荒城秋草滿,古樹野藤垂。
浩蕩荊江遠,凄涼蜀客悲。
遲回問風俗,涕泗憫興衰。
故國依然在,遺民豈複知。
一方稱警跸,萬乘擁旌旗。
遠略初吞漢,雄心豈在夔。
崎岖來野廟,闵默愧常時。
破甑蒸山麥,長歌唱竹枝。
荊邯真壯士,吳柱本經師。
失計雖無及,圖王固已奇。
猶餘帝王号,皎皎在門楣。
唐代·苏轼的简介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苏轼共有诗(2851篇)
宋代:
张栻
廉吏今尤重,朝家诏举频。方看千里驾,忽尽百年身。
职业忧劳甚,游从笑语真。空令行路叹,没后见清贫。
廉吏今尤重,朝家诏舉頻。方看千裡駕,忽盡百年身。
職業憂勞甚,遊從笑語真。空令行路歎,沒後見清貧。
近现代:
杨圻
宫门口,流水杂松风。楼殿无人丹桂落,五更风里景阳钟。
秋月满离宫。
宮門口,流水雜松風。樓殿無人丹桂落,五更風裡景陽鐘。
秋月滿離宮。
宋代:
刘敞
雪消泉似涨,冰解舟可通。操篙不惮冷,环渚故无穷。
歌咏淹短日,醉酣轻朔风。何须万乘相,始辨鸱夷翁。
雪消泉似漲,冰解舟可通。操篙不憚冷,環渚故無窮。
歌詠淹短日,醉酣輕朔風。何須萬乘相,始辨鸱夷翁。
宋代:
姜夔
越国霸来头已折,洛京归后梦犹惊。
沉思只羡天随子,蓑笠寒江过一生。
越國霸來頭已折,洛京歸後夢猶驚。
沉思隻羨天随子,蓑笠寒江過一生。
明代:
韩邦奇
奉天承帝戒,东省肃斋居。竹荫春阶月,灯明夜榻书。
天风传禁漏,郊露湿銮舆。清晓朝班事,兢兢整佩琚。
奉天承帝戒,東省肅齋居。竹蔭春階月,燈明夜榻書。
天風傳禁漏,郊露濕銮輿。清曉朝班事,兢兢整佩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