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桃源·柳
[宋代]:翁元龙
千丝风雨万丝晴。年年长短亭。暗黄看到绿成阴。春由他送迎。
莺思重,燕愁轻。如人离别情。绕湖烟冷罩波明。画船移玉笙。
千絲風雨萬絲晴。年年長短亭。暗黃看到綠成陰。春由他送迎。
莺思重,燕愁輕。如人離别情。繞湖煙冷罩波明。畫船移玉笙。
译文
千万条柳丝迎着风雨沐浴着晴日,年年站在长短亭旁目睹旅客来去匆匆。从暗黄的柳芽萌生到一片绿阴浓重,经历了春来春往的整个过程。莺、燕在柳丝间缠绵徘徊不断穿行,恰似长短亭上人们依依难舍、含愁相别的情形。环湖柳色绿如烟,映衬得西湖水波明净。一叶画舟在水面上划动,载着幽幽一曲玉笙的乐音。
注释
年年长短亭:指年年柳树都在亭边送人远行。
暗黄看到绿成阴,春由他送迎:春天来时,柳条为暗黄色,春天去时,柳条为碧绿色。
绕湖烟冷罩波明:指柳树沿西湖环绕。
这首词咏柳。作者因古来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,遂将柳拟人化,借柳以咏离情。上片写驿道旁、长亭边的柳。这是人们祖道饯别之地,这里的柳年年岁岁为人送行,年年岁岁迎送春天,成了离情别绪的象征物。下片转写西湖烟柳。这里的柳也年年迎送春天,时时注目于湖面摇曳的画船,聆听着船上悠扬的笙歌,感受着男女游客们的莺思燕愁,于是它自己也依依含情,成了世间离情别绪的负载物。
唐代·翁元龙的简介
翁元龙字时可,号处静,句章(一作四明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理宗嘉熙初前后在世。生平事迹不可考。他是大词家吴文英之兄,亦工词,杜成之评为“如絮浮水,如荷湿露,萦旋流转,似沾非着”。所作今存花草粹编中者一首,绝妙好词中者五首。
翁元龙共有诗(26篇)
唐代:
白居易
珊瑚鞭亸马踟蹰,引手低蛾索一盂。腰为逆风成弱柳,
面因冲冷作凝酥。银篦稳篸乌罗帽,花襜宜乘叱拨驹。
雪里君看何所似,王昭君妹写真图。
珊瑚鞭亸馬踟蹰,引手低蛾索一盂。腰為逆風成弱柳,
面因沖冷作凝酥。銀篦穩篸烏羅帽,花襜宜乘叱撥駒。
雪裡君看何所似,王昭君妹寫真圖。
清代:
吴定
佳人有所思,整带吹参差。杨柳烟波处,桃花风日时。
帆樯暮不息,江汉逝如斯。明月有圆缺,清光终不移。
佳人有所思,整帶吹參差。楊柳煙波處,桃花風日時。
帆樯暮不息,江漢逝如斯。明月有圓缺,清光終不移。
:
陈肇兴
不信人生果是浮,茫茫今古一川流。繁华过眼都春梦,儿女催人到白头。
药鼎丹炉供事业,桐鞋竹杖傲王侯。香山图画洛中宴,一样婆娑醉未休。
不信人生果是浮,茫茫今古一川流。繁華過眼都春夢,兒女催人到白頭。
藥鼎丹爐供事業,桐鞋竹杖傲王侯。香山圖畫洛中宴,一樣婆娑醉未休。
明代:
黎崇敕
南旺山河是旧游,相逢何幸此登楼。孤台远带千峰色,一水中分两地流。
石畔葵榴侵客袂,门前杨柳系仙舟。明朝又趁南池胜,李杜遗文好更求。
南旺山河是舊遊,相逢何幸此登樓。孤台遠帶千峰色,一水中分兩地流。
石畔葵榴侵客袂,門前楊柳系仙舟。明朝又趁南池勝,李杜遺文好更求。